温州配资公司
从“同父异母三兄妹”突然起诉宗馥莉开始,一场牵扯200亿股权和18亿美元资产的豪门大戏就牢牢霸占着各大头条。
在全网吃瓜的氛围中,7月24日,一份由杭州市东方公证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首次曝光,炸出了宗家争产案的关键证据。
它像一柄出鞘的“尚方宝剑”,不但坐实了宗馥莉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身份,也在法律层面彻底堵死了“非婚生子女”主张继承权的通道。
公证文件的曝光让这场混战的走向,多了几分确定性。
继承公证书曝光
宗馥莉手握三张王牌
据财新网消息,杭州市东方公证处的这份继承公证书,编号(2024)浙杭东证字第1695号,是宗馥莉在2024年3月1日申请的。
那时距离去世才几天,在提交的12项材料里,其中三项关键信息成为了宗馥莉确立继承权的核心支点。
最核心的是一份遗嘱公证书——编号(2024)浙杭东证字第1056号,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宗庆后名下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及收益全部由宗馥莉继承。
更关键的是另外两份证明材料:宗庆后与施幼珍的合法《结婚证》,以及宗馥莉的《独生子女光荣证》。
●图源:网络
公证书还特别注明:“宗庆后生前并未与施幼珍离婚。”这一点直接掐断了其他“非婚生子女”主张继承的合法路径。
毕竟法律上的婚姻关系没断,婚生与非婚生的界限就很难模糊。
至于独生子女证,更是给宗馥莉的身份盖了章。这意味着,在法律层面确立了她是宗庆后与施幼珍唯一被认可的合法婚生继承人。
而宗馥莉的香港身份,也成了这场跨境财产争议中的法律护盾。
●图源:小红书@亲爱的卡玛
据公开资料,她早在2010年便放弃了美国国籍,并于2018年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此举确保了她在中国大陆法域内作为继承主体的合规性。
对比之下,三名声称为“私生子”的原告——宗继昌、宗婕莉与宗继盛,均为美国籍。在香港法院和中国大陆法院的双重视角中,宗馥莉的身份合法性与遗产继承资格显然更具说服力。
现在,香港法院冻结了汇丰银行18亿美元账户,杭州中院等着DNA鉴定结果,8月1日香港高等法院还要开庭。
而这份继承公证书已经让宗馥莉在这场拉锯战里,站在了更稳的位置上。
离岸公司
藏在英属维京群岛的筹码
宗馥莉的准备,显然不止一份公证书。
7月21日,英属维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披露:宗馥莉是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建昊创投)的唯一董事。
这家离岸公司正是本案中最具争议的资金中枢——香港汇丰银行18亿美元账户的持有人。
●图注:英属维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查询的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简单来说,这家公司就是“金库”,而宗馥莉是唯一有权“开门”的人。
这意味着,哪怕部分资产被法院暂时冻结,宗馥莉也依然保有对离岸账户的操作记录、资金流动和权属解释的优先话语权。
再看另一边,三位“非婚生子女”连信托书面文件都拿不出来,仅凭“父亲承诺”就想平分股权,显然在法律上站不住脚。
多位信托与公司法专家指出:在没有有效书面信托的情况下,遗嘱仍具有优先效力。
而宗馥莉所持2020年遗嘱明确指出:“本人所有境外资产均由独女宗馥莉继承,其他子女不得主张任何权利”。
虽然这份遗嘱的见证人都是娃哈哈高管,被对方质疑“程序有瑕疵”,但结合她对离岸公司的掌控力,这依然是能够直接将三人拦在法律门外的重要筹码。
●图源:界面新闻
法律界人士分析,香港法院要等杭州中院先确认两件事:三个原告到底是不是宗庆后的亲生孩子,以及娃哈哈29.4%的股权到底算不算遗产。
更有意思的是时间线。宗馥莉在2024年3月7日正式成为建昊公司唯一董事,恰好在继承公证完成的六天后,距离宗庆后去世也才半个月。
离岸公司的权杖交接与境内继承程序几乎同步推进,显示出宗馥莉团队对全局的精密把控。这种速度,很难不让人觉得是早有布局。
但不管怎么说,宗馥莉握着离岸公司的决策权,又有公证遗嘱加持,手里的牌不算少。
铁腕改革者被围攻
宗馥莉的艰难传承路
宗馥莉接棒娃哈哈的这一年多不是很顺利,但在商业上亦早有布局。
从2023年底接掌娃哈哈以来,她全面整合生产线、改革供应链、启用代工模式(转交今麦郎),砍掉了“宗家其他分支”控制的18条产线(其中5家工厂董事涉及宗继昌、宗婕莉),扶持宏胜系独立运行,牢牢将企业命脉握在自己手中。
一句话总结:就算有人分走股权,宗馥莉依然掌控着经营权,她已将娃哈哈这艘巨舰的方向盘牢牢握在手中。
从取消经销商返点,到合并水厂管理,再到压缩冗余工厂、集中资金投放新设备,这些动作让娃哈哈2024年营收重回700亿。
但与此同时,宗馥莉也得罪了不少人。
●图源:娃哈哈
老员工骂她忘本,砸了45岁以上工人的饭碗;而华东经销商却表示统一管理后损耗率降了30%,但既得利益者的反扑也来得猛烈。
最致命的攻击还是来自家族内部。
亲叔叔宗泽后多次公开指控宗馥莉“掏空娃哈哈”:将核心业务转向个人全资控股的宏胜系公司;使用娃哈哈商标未支付费用;更斥责她雇佣水军打造人设,把父亲的脸按在地上摩擦,甚至喊话别逼得“弟弟妹妹”无路可走。
如今,20多年没分红、持有娃哈哈46%股权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介入纠纷。“宗庆后海外资产是否涉及国资股权覆盖部分”这一大众关心的问题,或在不久后揭晓答案。
●图源:小红书
娃哈哈早就过了靠“家文化”和老产品吃饭的年代,从企业治理的角度来看,宗馥莉的做法或许正是娃哈哈继续生存的必要之举。
娃哈哈此前由于家族股权分散、工厂归属混乱,导致产能重复、品牌形象混乱、供应链难以优化。
宗馥莉以高压手段打破这一困局,某种程度上是将一个大家族控股公司拉回到了现代化商业公司的轨道上。
●图源:微博@新浪财经
今年上半年商超里娃哈哈的销量成倍增长,AD钙奶靠联名和年轻化营销圈了不少年轻人,“哈宝送水到家”小程序粉丝也突破了千万。
可一场纠纷下来,各地经销商开始观望,7月电商销量骤降30%-50%,刚攒起来的势头又弱了下去。
改革的本质是新旧两种企业逻辑的生死博弈,但宗馥莉大概也没有退路,只是这条路,注定要踩着质疑往前走。
遗产纷争之外
娃哈哈往哪儿去
这场遗产官司,打疼的不只是宗家,还有娃哈哈。
这个靠“AD钙奶”“纯净水”刻进几代人记忆的品牌,正处在最关键的转型期。
宗馥莉想把它从“宗庆后个人光环驱动”变成“制度驱动”,可这场纠纷已让品牌形象打了折扣,宗庆后“布鞋首富”的人设塌了,连带消费者对娃哈哈的信任也晃了晃。
但换个角度看,这或许也是个机会。
香港的聆讯只有5分钟,杭州的DNA鉴定还没结果,不管最终股权怎么分,娃哈哈的根基还在,它依然是中国市场上最有群众基础、产能最稳定的食品饮料企业之一。
宗馥莉要是能借着纠纷彻底厘清股权和家族关系,把“宏胜系”和娃哈哈的关联摆上台面,反而能让公司更加透明,也有望重新赢回市场信心。
有人说宗庆后靠个人能力撑了几十年,可真正的传承是让企业离开谁都能转。
宗馥莉现在要做的是带着这家公司走向品牌重构、渠道精细化管理的新时代。
因此不管赢输,这场官司对宗馥莉来说,都是逼着她把娃哈哈从家族企业推向现代企业的最后一脚。
而娃哈哈的故事,或许才刚到转折点。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深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